鄭自隆專欄/候選人管問嗎?談談「死刑存廢」吧!
  • Line

A A A
2023-10-26 00:00

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沒有人喜歡沾血,但坐在特定位置又不得不面對,「廢死」對當今民進黨政府是可做但不可說的議題,是現代進行式,總統候選人們應該對「死刑存廢」明確表態,不能不講,然後當選後蠻幹。

「死刑存廢」有很大的討論空間,支持「廢死」的人,會從死刑不能回復,萬一誤判怎麼辦來思考,更多的考慮「人權」,認為沒有人可以剝奪另一個人的生命,因此必須考慮犯人是否「可堪教化」,也應顧及犯人的「犯罪動機」,被極端壓迫,忍無可忍而殺人,或是自衛過當而殺人,是不是其情可憫,甚至「殺人手法」也應列入考量,是否誤殺,或是手法是否凶殘,是預謀還是臨時起意,是設定特定對象,還是隨機殺人?

甚至還有憤青認為「廢死」是普世價值進步象徵,不是有「聯合國兩公約」嗎,馬英九時代還立法支持,台灣不能自外世界潮流。

「聯合國兩公約」是1966年聯合國通過的《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簡稱「公政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兩公約中談到死刑的只有「公政公約」第6條,主張人人皆有天賦生存權,任何人之生命不得無理被剝奪,對死刑之判決設下極高門檻,要判死必須符合,「犯情節最嚴重的罪」、「所依法律不違反本公約及殘害人權公約」、「非依終局判決,不得執行」三種條件,方可實施死刑。

雖然當時台灣駐聯合國代表有在兩公約上簽字,但因1971年被逐出聯合國,而未能走完國內批准程序,直到2009年馬英九總統任內才翻出舊案,完成批准並送至聯合國秘書處存放,不過聯合國因台灣不是國家而拒絕我國兩公約批准書之存放,台灣熱臉貼人家的 冷屁股。

雖然聯合國不理我們,但立法院卻在同年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也就是兩公約的施行法,將兩公約拉高至國內法律位階,因此法官裁判時必須將兩公約納入考量。

反對「廢死」的說法是社會正義,惡性殺人自應償命,否則正義無法伸張,難道殺人犯國家社會甚至被害者家屬還要繳稅養他一輩子,如此公義何在?被殺者家庭破碎,其餘成員情緒何以平復,何況被殺者若為家中經濟支柱,家中嫩妻幼子何以依存,若是隨機殺人或因殺人行為而禍延旁人更是可惡,被害者無辜,為何要受此遭遇;更何況輕言「廢死」,更讓加害人心存僥倖,肆無忌憚不顧犯行,反正不會判死,殺一人是殺,殺多人也是殺,將殺意擴大無所顧忌。

大家記憶猶新,2021年高雄市鹽埕區「城中城大樓」慘劇,中年同居男女吵架女方放火,造成住戶46死43傷,事關46條無辜生命,但縱火者僅被判無期徒刑,2023年8月30日二審也維持原判決。

和二審宣判僅僅只隔一個月,10月1日又有夫妻吵架,妻子一時氣憤,放火燒了地下室老公的車,還好及時撲滅,只波及停放旁邊兩輛車,無人傷亡;但若是造成多人傷亡,是不是又可逃死?因此是否模仿,檢警應明察,若是模仿,更應了解是不是燒死46條生命只判無期徒刑,讓她心存僥倖。

「死刑存廢」是複雜問題,不僅是法學、哲學的討論,也是所謂由西方定義的普世價值是否適用華人社會的問題。最近公視有部很好看的迷你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內容涉及「死刑存廢」,故事當然是虛構的,主軸是這樣–一位年輕印尼的逃逸漁工,到原住民船長家,刺死船長夫婦,更溺死船長2歲的女兒。

光是看表面是不是認為手段凶殘,判死一點都不為過,但剝開故事,事情沒那麼簡單,涉及很多層面。

首先是族群剝削,白浪(漢人)船主剝削原住民的船長大副,原住民船長高壓管理欺凌外籍東南亞漁工,這是社會問題,也是弱肉強食的原始叢林生存法則。

其次是白人西方社會以其價值觀管理世界,規定漁獲、魚種與勞動條件,並派觀察員駐船檢查,台灣因非聯合國會員,毫無置喙餘地,而且此船雖是台灣老闆,但是在萬那杜註冊的權宜船;故事中,這名老外觀察員落海失蹤。

此外,此案「判死與否」不是法學爭辯,而是牽扯的各方勢力的角逐,船公司透過執政黨立院總召及各種關係希望速審速決,讓兇手漁工盡快伏法,因為駐船觀察員是船公司要求原住民船長與大副處理掉的,而這名兇手漁工正是目擊者,只要受死,船過水無痕,漁工活著,船公司就得提心吊膽。

法務部長是台大法律系畢業的中年女性,「廢死」是她學院養成的價值,但她的考量很政治,揪出黑幕讓這名兇手漁工逃死可博社會聲望,是政治的青雲梯,但又必須考慮老闆(總統)立場,以保目前位置。

而總統也是一樣,一方面想的是社會聲望,但另方面是更難搞的國際關係,萬一謀殺外國觀察員事件曝光,國際抵制,台灣遠洋漁業崩盤,風險無法承擔。

上述利害關係人都是配角,除不講話的外籍漁工外,故事主角是3個人,非台大系統出身的公設辯護人(公辯),他和被殺的船長都是八尺門的原住民,而且是表兄弟關係,對此案原先抱著過水的應付態度,反正他再一年就可退休,不要沒事找事;影響公辯轉而積極的是替代役,他畢業於台大法律系、法研所,父親是高院庭長,已鋪好路等著他克紹箕裘,但他是熱血青年支持「廢死」,找出此案疑點,因而影響公辯,設法幫這名兇手漁工逃死;為辯護,因此又找來年輕的印尼看護工當通譯,此角色對劇情鋪陳無影響,但戲劇中總要有年輕貌美的女主角,否則戲就太乾了。

《八尺門的辯護人》作者唐福睿是執業律師,故事理念當是主張「廢死」,但這是虛構故事也是個案,未必每宗殺人案件背後都這麼複雜,因此「廢死」迄今只是極少數人的主張,不過是既無共識但又必須面對,就應敞開來談,總統候選人不能逃避,否則每次凶案判決就引起嘩然,民心躁動,可不是社會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