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單蔓婷/台北報導)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住盟)叩問藍綠白陣營的社宅願景與政策主張,「持續興辦」成三位總統候選人共識!賴清德承諾結合多元開發,在蔡總統20萬戶社宅基礎上新增至50萬戶;侯友宜強調「重量更重質」,社宅如何銜接社福資源,以及配套逼出空屋是重點;柯文哲則主張建立社宅SOP,他表示任內北市府已出版社會住宅叢書,若當選會持續精修,供地方參考。
由13個民間團體共同組成的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今年8月發布「2024總統大選社宅政策白皮書」,針對台灣社宅發展概況與困境提出增加興建、落實可負擔租金、以輪候制取代抽籤制等六項主張。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對三位候選人都承諾持續推動社會住宅、與住盟主張「大致上立場相同」表示肯定。在負擔租金、輪候制、包租代管如何做分流等個別議題上,希望各方有多關注與支持。
入住「輪候」與「遞補」本質不同 住盟盼有更多討論
住盟主張,社宅入住機制應從現行「遞補制」,轉為國際普遍採行的「輪候制」,柯文哲、侯友宜明確表達支持。柯文哲主張從建立輪候制資料庫做起,以民眾登記的區域、租金範圍,以及等候時間來計算輪候排序;侯友宜則強調輪候制不能只看單點,要用跨縣市生活圈的概念來進行。
賴清德回應,現行中央與地方社宅抽籤機制,若正取退出,會依名單依序遞補,已兼具公平性及輪候制精神。住盟提醒,「輪候制」不僅能讓居住資源分配更具正當性,也能促使民眾持續監督社宅興辦進度,本質與遞補不同。
《住宅法》修法至今「以收入設計分級」 仍未訂定
住盟主張「以住戶實際收入設計分級租金」獲柯文哲、侯友宜支持。侯友宜指新北市已施行收入分級,若效果良好,未來將推廣全國;柯文哲也進一步提出,今後可設計更小坪數的套房,讓客廳、廚房共用,租金或可進一步下降。
賴清德則表示內政部、衛福部正以弱勢承租者可負擔租金原則與方向,擬定租金分級原則。但住盟提醒,2021年《住宅法》修法後,仍未依法訂定以收入設計分級,日前內政部所提草案,仍以身份別作為租金計算基礎,住盟喊話「請聽到賴副總統的主張」,調整政策方向。
盼衛福部與住宅部門合作 引入社福資源服務弱勢
今年5月《社會福利基本法》完成立法,明訂社宅作為社會福利項目之一,對有居住需求弱勢者應提供相關協助。針對目前社宅居住福利不足,住盟主張社政部門應加強投入,國家住都中心也應配合導入社福對接業務。
三位候選人皆認同「強化社福與住宅整合」。賴清德表示,整合可先從民間團體承租社宅提供弱勢民眾居住服務的試辦計畫著手;侯友宜也肯定社福團體將服務帶入社宅,「因為他們更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柯文哲表示北市社宅已在社宅低樓層進駐托嬰、托幼、托老、鄰里活動等公共設施,這些成功方案可供其他縣市參考。
至於「住都中心是否要導入社福對接業務」,僅侯友宜有明確表達支持住都中心有設工編制。
住盟再次強調,社會住宅在台灣已經是不可逆、不論誰當總統都要持續推動的政策。住盟將持續監督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