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以巴戰爭 國際情報失能 國安應對失序
  • Line

A A A
2023-10-12 00:00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國際社會動盪不安,在無人能夠事先預期下,巴勒斯坦武裝組織與以色列發生衝突。儘管總統府很快對外表態,但顯然並無後續因應行動;國安高層並未集會,檢討此項衝突是否可能衝擊國際經貿或是金融體系穩定,干擾對我商貿往來程度有多嚴重,有無可能衝擊全球能源市場價位,綠營國安團隊看來是老神在在,完全不認為事態值得關注。

去年二月俄烏戰事突然升級,綠營執政高層如大夢初醒般,積極對外表達我方立場,並隨即展開政治動員,高調對烏克蘭展開援助與聲援行動。整個政治運作開始將情感投射到國內,並與統獨派系或是藍綠政黨開始產生連動,但卻無人去思考,其實烏克蘭對我並不友好,為能討好華盛頓,政策隨著美國見風轉舵,對於我國又有任何正面助益,看來亦是無人思考。

過去數年來,從媒體報導國際新聞份量逐漸減少,維持在外駐點記者數量降低,看來臺灣社會面對世界是愈來愈內捲。觀眾與媒體所關注之全球脈動,看來僅剩專注報導各國整建軍備或是調整外交政策,並且紛紛詮釋成若非揮劍指向北京,就是表態力挺台灣;但事實真相真是如此嗎?

再加上蔡政府開始執政至今,外交戰線不斷挫敗,邦交國轉向消息不斷打擊民心士氣,政府將外交資源集中配置在穩固對美國關係,積極爭取日本以及歐洲各國關注台海情勢,但卻忽視維護邦交國外交關係。

鞏固他國外交承認事關國家生存與法理地位,而主管掌握國際動態與邦交國外交動向之情報機關,對於情報漏失無法事先掌握邦交國政策轉變,亦不再視為情報工作失利,並且積極檢討改進,最後結果就是導致我國情報工作體系,在國際情報上嚴重失能。

而相對上國安高層在應對國際情勢變化上,其實亦是相當失序。10月7日以巴衝突爆發後,若是認真思考俄烏戰事陷入僵局,美國支持烏克蘭已經顯露疲態,華府政壇國會與行政部門對於援助烏克蘭立場明顯相左,而國會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又遭到罷免,在眾議院復會選出新議長前,美國政府運作機制其實是不可能順遂暢通。

此時屋漏偏逢連夜雨,中東在發生衝突動盪,美國應付各項事態發展,能否得心應手,維持可信嚇阻,難道綠營國安高層真是胸有成竹,覺得能夠充分掌握情報,不擔心海峽情勢在此時生變?儘管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攻擊以色列造成嚴重損傷,不至於影響中東地區能源出口,但有無可能產生連帶效應,衝擊到國際能源市場,難道國安團隊胸有成竹毫不擔心嗎?

我國與以色列仍有商貿往來,有無必要前瞻思考以色列對外出口供貨會受到衝突戰事影響,我國是否應檢討存貨數量能否因應變局,有無必要檢討替代供應商源,其實都是國家安全機構必要思考程序。而國際情報作業體系更是要依據情報蒐集作業指導,積極提供情報資訊,提供國安機關與情報分析作業單位,掌握整體情勢變化。

誠然駐外單位以及國際進修交流主管機關,再加上旅遊事業主管機關很快都對外公布目前受困在當地之學生、遊客以及其他人士數量與安全狀況,並且亦在積極安排接運臺灣鄉親脫離危險地區。但外交部會是否發布衝突地區旅遊警訊,並且訓令駐外館處採取因應行動,其實亦是檢視國安團隊應對事態重要指標。

近日因為潛艦國造案,掀起韓國駐台代表機構獲知韓國人是在台活動資訊,並且進行司法調查,最後導致犯法者受到懲處訊息。但提出指控者,從未能提供涉及該事者身分完整資訊,或是韓國司法體系對其所違犯刑事法條之判決內容。所有政治指控都是依據媒體報導,但我國處理事涉國家安全問題,能夠僅僅依據傳聞證據辦案嗎?

我國在韓國派駐有情報機構官員,透過媒體報導獲知與我國家安全有關之刑事案件,是否早就應該透過司法合作或是情報交換管道,掌握完整資訊回報國家安全情報主管機關?並且依序呈報國家安全政策主管高層,確認此等刑事案件是否無礙於我國國家安全利益。

但從情報首長在國會答詢時完全不能掌握該案資訊,展現出編制內首長卻是完全狀況外形象,不禁是要讓人感到心驚肉跳。假若主管國際情報蒐集研究整理分析之核心機關首長,面對此等事態掌握程度如此糟糕,則派駐外國情報官員豈非是尸位素餐,在該職位服務卻完全無所作為;不勤於應對其事無功而枉費俸祿,更是讓人搖頭。

國人當然能夠接受情報單位無法未卜先知,特別是在對我無立即威脅國家或地區發生意外衝突,事先未能獲得預警並且先期判斷狀況發展,確實是不會受到責難。但當意外狀況發生後,未能積極採取因應作為,透過國安機構分析未來對我可能產生衝擊狀況,並且適時規劃應對策略或是具體方案,先行過濾機密與敏感事項,然後對外公布政府所採措施,對於安定人心來說確實相當重要。

相對於去年應對俄烏衝突升級後,整個綠營執政團隊大動作進行政治動員與國際宣傳,此次以巴衝突相對上應對做為就顯得冷漠低調。究竟此種差異原因出在何處?應對處理熱度與強度調整是根據對我衝擊程度高低,抑或是可從中進行政治運作,對掌控國內政情發展,鞏固政治支持與情感動員之操作空間相對較小呢?

吾人不得知曉其中真正理由,但在兩岸關係不睦,溝通管道完全中斷前提下,綠營高層又極端重視美國是否有餘力能夠應對台海情勢產生突變,是否應當召開國家安全會議檢討應對措施呢?能到真是國際情報作業體系失能,而國家安全決策機制亦同時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