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視角/「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欲抗衡一帶一路 美專家:讓中國感受威脅
  • Line

A A A
2023-09-21 00:00

(記者王秋燕/綜合報導)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倡議10年,大幅提升在「全球南方」的領導地位,卻也招來西方世界指責讓斯里蘭卡等國深陷債務陷阱。但如今美、歐國家為拉攏印度、中東國家,也將打造結合鐵路、海運路線的「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

今年5月在日本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G7)領袖峰會,各國領導人承諾在2027年前共同籌資6000億美元,以抗衡中國「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倡議。

儘管上述籌資計畫細節尚未發布,美國、印度、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歐盟、法國、德國、義大利於9月9日在印度舉行的二十國(G20)峰會期間已簽署「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ndia-Middle East-Europe Economic Corridor,IMEC)的原則性協議。

沙國向IMEC投資200億美元 呼籲快點動工

「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有兩段路線,東部走廊是連接印度與波斯灣,從孟買穿越印度洋到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傑貝阿里;北部走廊結合陸路鐵路、海上航線連接波斯灣與歐洲,陸路鐵路穿越沙烏地阿拉伯、約旦、以色列,海上航線連接以色列海法與希臘比雷埃夫斯,再經由陸路鐵路由希臘進入歐洲。

「德國之聲」引用歐盟執委會內部文件報告,除鐵路線外,「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還包括一條輸電纜、一條氫氣管道、一條高速數據網路。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所有參與國在未來60天內須制訂具體行動計劃、時間表。

沙國投資大臣法利赫(Khalid bin Abdulaziz Al-Falih)表示,「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將是歷史性的創舉,其涉及新能源、數據、互聯、人力資源、航空,並串聯具相同願景的國家。沙國王儲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已宣布,直接向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投資200億美元,敦促各國盡快執行該計劃、開始動工。

以、阿關係是否好轉 攸關IMEC成敗

「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要能夠順利推動,取決於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關係能否更加改善。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認為,沙國王儲大力支持「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一事,顯示出沙國願意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以色列政府代表團在9月11日已首次公開訪問沙國。

白宮聲明指出,透過「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推動現有的貿易和製造業,加強糧食安全和供應鏈,並引發民間企業等合作夥伴的新投資潛力,創造高品質的就業機會。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預期,「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將使印度與歐洲的貿易提高40%。

「一帶一路」規模更大 2049年難完工

美、歐主導的「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以及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都是大型跨國基礎建設項目,只是「一帶一路」規模更大,推廣的範圍擴及到非洲、中東、南美洲、亞洲,該倡議已推動10年,有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參與,籌措資金近1兆美元,創建3000多個項目,預定2049年完成相關計畫。

不過,經濟學家預估,斯里蘭卡等不少「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背負龐大債務,加上中國經濟復甦動力趨緩,達成2049年的目標困難度正在提高。

義大利、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是「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而這三國也同樣簽署「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協議,除義大利可能在年底退出「一帶一路」倡議,其他國家認為,兩項計畫並未衝突,能夠各自發揮經濟效益。

專家:IMEC參與國未必就是反中

印度智庫中國研究所名譽所長阿查里亞(Alka Acharya)向德國之聲表示,「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參與國並非就是反中,中東、西亞國際關係複雜程度高,也無法用「反中」、「親中」這種簡單的二分法概念去區分。

中國分析與戰略中心主席拉納德(Jayadeva Ranade)指出,「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繞過巴基斯坦、阿富汗這兩個動盪不安的國家,能夠在經濟、戰略上發揮最佳效益,現在的重點是各國必須加快實施相關計畫,尤其在許多「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因憂心中國貸款導致無法償付的債務,已讓許多項目停工之際。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潘德(Aparna Pande)認為,美國支持的「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若真的成功運轉,歐洲就能從印度、中東採購到低價、好品質的產品,總有一天會讓中國感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