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郭台銘 陸方討厭?美方不屑?美中護欄裡的選舉

  • Line

A A A
2023-09-11 10:43

施威全/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諮委

鴻海公告郭台銘辭董事,並非郭台銘藉此表明參選總統的決心,因為他仍是鴻海最大股東,持有17億股票,佔鴻海股份總數約13%,掌握實質的最終控制權,他說「如果我犧牲個人財產,(換取)他(中共)不要來打台灣」,言語很豪氣,但不當董事不代表破釜沉舟,因為郭台銘沒有任何一點犧牲與損失。鴻海的公告是危機管理,向中共表態郭台銘完全離開經營面。危機管理不是說郭台銘的參選讓鴻海經營出現危機,危機管理是危機偵測與預防,讓危機不會浮現。鴻海穩得很,沒有泡沫化跡象,會影響鴻海下半年獲利是的蘋果IPHONE 15手機的銷售,不管景氣好壞,蘋果手機每一代都有基本的銷售額,IPHONE 5售量破億,IPHONE 6破2億,此後每代手機累計銷量都在2億以上,鴻海的獲利會有起碼的保障。

鴻海的公告不代表中共中央對台辦事機構主動關切郭台銘的參選,較像是鴻海的交心,就好像鴻海經營階層與綠營也主動維持親善關係。中共涉台系統對郭台銘的評價已有定調,鴻海當然得回應:大陸不認為郭台銘有資格被選為台灣領導人、郭的過往言行大陸看得很清楚,對「這個人」有所評價、大陸不認為台灣人民會認同在大陸有龐大資產的政治人物,上述3點看法不是只來自一人一地的評價。

陸方對郭台銘的觀感值得重視,不代表大陸有實力影響台灣大選,更不代表台灣人民會依照北京的意旨投票。1996年總統選舉前的文攻武嚇,特別是在投票日前共軍升高軍事行動、2000年總統大選前大陸總理朱鎔基在記者會上警告:「還有3天,世事難測,台灣同胞你們要警惕啊!」都只有反效果,連2019年習近平的「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講話」,都被民進黨操弄成「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蔡英文聲勢反轉、由低轉高。瞭解陸方態度是窺探美中關係實質互動的窗口,陸方當然不喜歡賴清德當選,但不可能粗魯出手影響台灣選情,面對台灣議題,對北京而言關鍵還在美國因素,美國疑賴、疑柯、不清楚侯,涉亞洲業務的美國中高階官員沒有鐵定支持哪位,若一旦賴清德當選,美國官員必須控管台灣不在2024年美國大選前成為麻煩製造者,影響拜登聲望與選票,若此時賴清德躺著選,屆時美國控管難度大,這點華盛頓與北京利益基礎一致,郭台銘無法成局,但可以攪局,會助漲賴清德聲勢。

不讓台灣出軌,就得不讓賴清德出軌,但不代表華盛頓與北京官方管道會就台灣選舉交換意見、共管台灣。政治意義上北京認為台灣是內政問題,不可能自棄主權與美國共管;而台灣大選也沒重要到讓美國外交體系,即便只是中階官員,會公然向北京表明態度。國務院認為賴清德態度閃爍,相較於蔡英文的溫和、務實、理解,賴清德除了「四個堅持」,沒有更清楚的表述,這訊息在1.5軌對話裡清楚傳達給陸方。賴清德7月時說「當台灣總統可以走進白宮,我們追求的政治目標已經達成。」白宮官員放話給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關切、要求澄清。美國不是恐中,而是不放心要先打預防針,擔心陸方反應。

對美國而言,台灣議題重要,因為美中關係重要,台灣牌只能適可而止;而對中國大陸而言,台灣牌是美國掏空一中原則的手段,逼迫北京不得不應對。台灣議題是美中議題的一小部份,兩國對美中關係的戰略思考決定了對台灣的策略,台灣必須屈從既定戰略架構。當下美國強調「護欄」,認為美中聯手共管戰略分歧,必須建築護欄,在護欄裡競爭也合作;對陸方而言,護欄只是話術與戰術,在美國突破現狀、掏空一中原則的同時,以護欄為名要求中共不能反制美國對台的舉動。但陸方現在也已接受護欄的概念,但把護欄定義為「就是美中三公報」。兩國在戰略分歧下,各說各話,但仍找到務實的相處之道,美國有內部政治的考慮,民主黨須要大選前在外交上有斬獲,美中關係保持緊張的同時不能有大風波,美國的需要是北京的籌碼。台灣當下的格局裡,郭台銘的攪局,他面對柯文哲與侯友宜可以以小博大,先取得平起平坐的相談地位,再以玉石俱焚姿態,逼迫侯或柯讓位;但在大國格局下,郭的任何企圖一定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