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國造潛艦封殼完畢!下潛深度優於劍龍級 命名海昌或海鷹待總統定奪
  • Line

A A A
2023-09-04 00:00

(記者王烱華/台北報導)代號1168的潛艦國造(Indigenous Defense Submarine,IDS)原型艦目前正在台船潛艦工廠製造中,已陸續完成全艦硬、軟殼的封殼焊接作業,接下來就等著蔡英文總統9月份親自主持命名及下水典禮。內部人士透露,海軍現役的劍龍級潛艦下潛深度約300公尺,經專家計算,IDS原型艦的下潛深度可比劍龍級潛艦多深潛50至80公尺,已優於目前中國柴電潛艦的下潛深度。

根據設計圖顯示,台船完成IDS硬殼焊接後,會依SOP程序在壓力殼上再焊接一環一環的「肋環」,最後再完成焊接「軟殼」,因此整艘IDS潛艦除了第4船段是只有俗稱「硬殼」的壓力殼 (pressure hull)外,其餘第1、2、3及5、6船段都是在壓力殼外,再包覆一層「軟殼」(light hull)。

內部人士透露,此種工法可讓IDS壓力殼得以在軟殼保護下,在深海中進一步加強抗深水壓、扭曲、抗水下爆震、抗衝擊與抗疲勞破壞的能力。

蔡英文從主持潛艦廠房動土,到今年9月底還要為自製潛艦命名、下水。資料照片

對於國造潛艦的最新工程進度,內部人士說,目前已完成最外層的軟殼焊接,現正在進行外部的防銹塗層、吸音塗層施作;最上層潛艦甲板的鋪設及相關管線的配置同步進行中,最困難及精密的X型尾舵另經專業團隊校正後,完成安裝。

資深人士透露說,雖然近來水面艦或是國機國造的教練機「勇鷹」號,都是透過網路票選方式命名,但由於潛艦國造有其歷史定位,因此首艘潛艦命名將改為內部自行討論。

目前海軍現役的潛艦包括茄比級潛艦、舷號791的海獅號、792的海豹號;劍龍級舷號793的海龍號與794的海虎號;而國造潛艦則會維持7開頭的舷號,但不會是79X,主要是因為潛艦國造案規劃要製造8艘潛艦,如果要以舷號79X進行編號,就會產生8XX的編號,不符合潛艦部隊7XX編號。

潛艦國造已從模型變成未來海中的潛航殺手。資料照片

首艘國造潛艦 可能以海昌為名

外傳海軍已考慮將首艘潛艦命名為「海鷹號」,與國機國造的教練機「勇鷹號」作為呼應,但內部人士不願證實,僅透露潛艦國造是以「海昌計畫」開始,而且台船的潛艦國造也在海昌大樓進行生產,將首艘國造潛艦命名為海昌級的海昌號潛艦可能更適當,但真正命名結果仍要看海軍司令部,屆時潛艦國造專案小組會提出建議案,再由總統蔡英文作最後決定。

內部人士進一步指出,完成封殼作業的艦體目前已完成UT(超音波測試)、MT(磁性檢驗)、RT(放射性檢驗)等檢驗工作,均符合預定標準,下一步將規劃在廠房內舉行下水及命名儀式,預計是在9月底前舉行,由於是邀請蔡英文總統主持,確切時間仍待總統府方面決定,完成下水的節點儀式後,即會進行FAT(出廠測試),即是由台船與海軍256戰隊國造潛艦接艦官兵們,一同負責就每一項系統、次系統進行驗證。

潛艦肋環製造與焊接都是高難度。翻攝台船潛艦國造簡報

完成FAT後,即會將潛艦以拖車的方式移到潛艦乾塢中進行HAT(泊港測試),最後再進行SAT(出海海測),要完成這些測試至少要費時1年到1年半左右。

內部人士指出,潛艦國造原型艦採用HSLA-80 CRHS56高張力低合金鋼板,與劍龍級的所使用的FE-510高張力鋼板相比,強度、耐壓力更好更強,根據電腦數據資料顯示,海軍現役的劍龍級潛艦下潛深度約300公尺,而國造潛艦原型艦約可比劍龍級深潛多達150到200公尺。

內部人士透露,由於是首艘自製潛艦,基於安全考量只訂出深潛最大壓力只比劍龍級多50至80公尺,亦即380公尺左右,已優於目前中國柴電潛艦的下潛深度,「以這種下潛深度,絕對可以成為我海軍潛艦的優勢,讓中共解放軍有所忌憚。」

潛艦國造的下潛深度比劍龍級潛艦(如圖)還要深80公尺。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