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秋燕/綜合報導)中、俄各陷入困局卻不影響「金磚五國」魅力,印尼等40國已表達想成為金磚國家的意願,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等逾20國則已正式申請。但針對勢力壯大一事,「金磚五國」卻因政治立場不同各自打著不同算盤,尤其是印度、巴西,這兩國一方面想與西方國家保持友好關係,因此在接納新成員國一事採取不積極態度,另一方面兩國也擔心新成員國會成為中國喉舌。
高盛經濟學家歐尼爾(Jim O'Neill)2001年間因看好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四國的經濟發展前景,因而創立「金磚四國」(BRIC)名詞,2006年這四個國家首度確立外交部長會晤機制,並在2009年召開首場領袖高峰會;2010年邀請南非正式加入後,「金磚四國」也變成「金磚五國」(BRICS)。
「金磚五國」各自面臨經濟難題
不過,「金磚五國」經濟猛烈崛起之勢並不持久,現在五國還各自陷入困境。中國面臨房地產行業危機、高青年失業率;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行動導致經濟與匯率倍受衝擊;印度深陷高通膨壓力、緊張社會局勢之苦;巴西則面臨改革財政、稅制與穩定債務的問題;南非則遲遲無法解決電力不穩、經濟遲滯,以及貧困人口擴大問題。
但上述問題沒讓「金磚五國」影響力變低,反而有更多「全球南方」(Global South)(通常指位於非洲、美洲、中東等地逾100個開發中國家)國家都想加入金磚行列。巴西外交部指出,埃及、阿爾及利亞、奈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沙國)、巴林、阿根廷、墨西哥和伊朗已正式提出申請。
8月22至24日在南非舉行的第15屆「金磚國家高峰會」(BRICS summit)除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透過視訊參加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南非總統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等共60個國家領袖、政府高官都將出席。
沙國最具潛力成新金磚國家
22日的閉門會議中,「金磚五國」將針對擴張組織議題進行討論,要成為金磚成員國必須得到中、印、巴、俄與南非領袖首肯,外界多認為,沙國是最具潛力的國家。中國與金磚國家(BRICS)共同成立的「新開發銀行」(New Development Bank,NDB)已開始與沙國針對成為第9個會員國事宜進行談判,沙國若順利加入,更有助新開發銀行的融資多元化選擇。
魯拉是積極與中國倡議「去美元化」的「金磚五國」領袖,他曾公開表示,「希望見到金磚五國具更強大的政治、財政力量」。不過,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計畫主管孫云(音譯)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中國是金磚國家領導者,該組織若順利擴大,唯一受益者就是中國。
中、印鮮少達一致性共識
熟悉金磚國家內部談判的不具名官員則向美國財經媒體「彭博」表示,印度長年與中國有邊境爭端,更憂心新成員國成為中國喉舌,巴西則怕疏遠西方國家,儘管這兩國會同意修改納入新成員國規則,但他們不會願意接納新成員。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美印研究中心領導人哈達(Katherine Hadda)接受「彭博」專訪時直言,「金磚五國」成立後,中國越來越具區域威脅力,不僅與印度的邊境爭端未有改善外,還想要成為「全球南方」的領導者,而這些都不是印度樂見的。
歐尼爾則分析,中國、印度很少在任何事情上達成一致共識,這在「金磚五國」機制內是一個根本問題。
巴西智庫LABMUNDO主管杜爾特(Rubens Duarte)表示,巴西、南非或許希望金磚成員國增加,但絕對將排除會造成與美國關係緊張的國家,例如伊朗。
「金磚五國」具不願追隨西方象徵意義
南非開普敦大學政治學教授施萊爾(Robert Schrire)表示,「全球南方」的世界中,「金磚五國」是最具代表性的組織,具有向西方表態不追隨其領導模式的象徵意義,但在經濟效益上仍有限。
過去8年來,新開發銀行借出328億美元,這僅是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的冰山一角,凸顯金磚國家體系在國際經濟的份量明顯不足,要推動統一貨幣仍很有長遠的路要走。
彭博報導分析,2009年迄今「金磚五國」股市市值增加81%,但美國光是標準普爾500指數就大漲379%,有如此大的差異,主要是「金磚五國」匯率偏弱,因此以美元計算的報酬率明顯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