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自隆專欄/物化女性、物化動漫?
  • Line

A A A
2023-08-14 00:00

鄭自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選舉近了,怪事就特別多,很多平常不起眼的小事也會被對手拿來炒,炒完Vote white,就炒物化女性,甚至連物化動漫也跑出來了。

柯文哲活動找來舞群,穿類似空姐衣服跳舞,被綠營轟物化女性,隔幾天王美花也被翻出在智財局長任內的活動也穿短裙跳舞,也被批物化女性;綠營賴品妤當coser,穿緊緊的扮演動漫人物,被某人批物化動漫、物化女性,還說捏捏都快跑出來了。

很多人恐怕都不清楚「物化」的概念,所以才會有「物化動漫」的指責,物化一詞源自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指人作為主體subject但被轉化為物體object的過程,其原意是工人在資本主義體制裡,已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變成可以論斤計兩的生產工具,換言之成為有價格的商品,而且勞動價值是由資本家決定,不是工人。所以說「物化」,指涉對象一定是人,是將人「商品化」的過程,因此「物化動漫」是說不通的,因為動漫本身就是商品,不須被「物化」。

物化一詞原先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後來有西方女性主義者引申,用來反對男性父權,部分台灣學者如獲至寶,在台灣很少人會批判或敢批判資本主義(這可是大不諱的「疑美論」),但批判父權倒是理直氣壯,而且可以獲得掌聲,所以「物化女性」一詞從90年代後期就不時冒出。

如果說使用年輕女性助選就是「物化女性」,那民進黨倒是始祖,1997年陳文茜擔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就組成辣妹助選團巡迴助選,但這與物化女性無關,所謂A物化B的概念,簡單說是A剝削了B,而B無對等的力量拒絕或反抗,也就是A宰制與B被宰制的對立關係;辣妹助選團受雇於政黨,勞動價格是經市場供需機制決定,雙方你情我願,所以無關物化,1997年民進黨辣妹助選團如此,2023年民眾黨當然亦是如此,評論可不能雙標。

至於王美花穿短裙跳舞、賴品妤cosplay,更沒有物化問題,因為這是她們自己的選擇,沒有人剝削她們,沒有剝削沒有強制就談不上物化,至於怎麼穿如何穿,是個人自主的選擇,他人不能說三道四;而且如果說穿得少就是物化,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馬英九穿短褲跑步,風靡多少婆媽,掙到多少選票,那些名嘴可以說馬英九「物化男性」嗎。

台灣很多政治人物倒是常「自我物化」,在台北市長任內陳水扁扮超人、柯文哲扮火影忍者,都是為了取悅選民的「政治人物自我物化」,最經典的是1995年民進黨黨慶,廣告劇照,黨主席施明德花襯衫、吊帶褲,外加一副墨鏡,陳文茜大花臉,加上緊身裙、大絨帽,成了「建國妖姬」,其他該黨的大人物也紛紛作「搞怪」打扮,黨慶當天,穿著毛茸茸上衣、短裙、黑色過膝絲襪的陳文茜,帶著一群平常莊嚴肅穆的政治人物,就在伍佰的搖滾式〈素蘭要出嫁〉歌中跳了起來;這個場景,如果搬到2023年民眾黨的黨慶,請問綠營媒體與名嘴又會如何批評。

評論真的不能因立場與顏色而雙標,民眾黨Vote White、Vote Right,被說是極右翼的白人主義,是3K黨,但這句話去問100個台灣人,大概有90個不知其意,另有10個會說是民眾黨選舉口號,應該不會有人想到白人右翼;這是文化問題,無關對錯,用在台灣的選舉口號,幹嘛以美國爸爸標準審視,難道在美國看到Vote驢子的icon,會恥笑是投票給蠢驢嗎;每個地方都有其文化自主性,不要動輒以老美標準來看,否則2012年蔡英文的Taiwan Next也是笑話了。

「物化」簡單的概念就是「商品化」,剝奪人的主體性,將其工具化,無生命化,成為可交易的商品,因此廣義來看,社會化socialization過程也就是自我物化過程,努力將自己擺在社會體制中最可待價而沽的位置,陶淵明說的為五斗米折腰就是;所以請不要污名物化,你我都在物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