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英首相強生 自嘲的喜劇演員 討好群眾如同取悅觀眾
  • Line

A A A
2022-07-08 15:00

施威全/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

將下台的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善於自嘲,這風格值得台灣政治明星們參考。

當一個人常拿自己的缺點、錯誤來開玩笑時,不只是幽默,也讓人覺得不隱瞞、可信。台灣政治人物裡最自豪語言幽默者,當屬前台中市長胡志強,他的幽默讓氣氛輕鬆,但講笑話的同時還是帶點在上位的姿態。強生的笑話在貶低自己的同時,爭取別人的支持。

他受訪時曾承認,有點笨拙、自我貶抑的個人形象,是他奸巧的工具,用來贏取信任。當政治人物都是一副聰明、算計的模樣時,強生的形象被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站定調為「違反政治常軌」,他是個政客,但看起來卻不像,就是這特點讓他一路往上爬,走到政治頂峰。

強生的自我貶抑是刻意地不修飾、刻意地隨性,他有點困惑、混亂的言行裡,招牌動作是用手大把梳耙頭髮,亂髮弄得更亂,這是他的形象經營。

說笑話貶抑他人,在社交場合有風險,自我貶抑相對安全也好玩,強生初入政壇時,持續他的電視工作,仍然頻繁出現在綜藝節目,我有次看BBC節目,同台的電視名人消遣強生是媬母帶大的小孩,不是爸媽親手養育長大,問他對長輩女性(例如奶媽)是否會有特殊情愫,強生的彆扭回應裡沒有迴避他出身高貴的事實, 尷尬的氣氛裡,強生自貶,但也同時呈現他就是社會菁英,是上流階層,唸貴族中學伊頓公學校,畢業於牛津,天生就該是統治階層。

他的確有貴族血統,他的全名裡有de Pfeffel(菲分)這個家族名,強生的奶奶說這是法國貴族的名字,BBC的尋根節目據此溯源,發現強生的高貴血緣來自更早的巴伐利亞(現為德國的一個邦)貴族,有英國媒體宣稱,算起來強生是當今英國女王的表親。

曾是牛津大學學生會長的強生曾是政治專欄作者,他的高知名度來自於常上綜藝節目,甚至當主持人,他競選倫敦市長時,自由黨的候選人因此謔稱強生是「喜劇」,意味著不正經的丑角。高知名度讓強生一步入政壇就順遂,英式綜藝節目的幽默風格與他一點點笨拙、自嘲的形象很搭配,這形象可以軟化他令人羨慕的菁英身份,強生的偶而笨拙讓他不討人厭。

他逐漸爬上頂峰的關鍵是領導英國脫歐運動。強生曾寫專欄強力反對脫歐,但脫歐倡議逐漸起聲勢時,這運動需要政治人物的加持,搞脫歐的人找上強生談條件,強生政策立場立即大迴轉,全力貢獻於脫歐,成為脫歐運動的代言人與領導者。脫歐運動主導了整個英國的政治議程與社會氣氛,強生也因而成為群眾代言人,特別是白人群眾。這股社會力量反對歐盟主導英國的外交,反對歐盟干預英國的法庭判決,他們也害怕外來移民,在強生帶領下,這運動喊出連串謊言,例如強生強調英國每週要付3億500萬英鎊給歐盟,主張脫歐後這筆錢可以用在醫療服務。強生的脫歐運動立基在謊言,他的形象吻合脫歐呼聲的需求,藉著脫歐強生累積了相當的社會支持,這是他逼迫當時保守黨領導階層的籌碼,就這樣踏在前輩的屍體上當上首相。

種族主義是英國脫歐論述的核心,美國總統歐巴馬勸英國留在歐盟,強生回擊時便拿歐巴馬的非洲血統作文章。種族主義讓強生擁抱群眾,鞏固權力基礎。他初任首相時,同黨有議員脫黨,強生失去了國會實質優勢;然後有21位同黨議員倒戈,投票反對強生的政策,強生開除了這些議員的黨籍。強生聲勢受挫,但憑藉著基層的支持,挺身與黨內反對派硬幹,此後一次次的政治危機,強生少與黨內政敵妥協,多是直接訴諸群眾,甚至訴諸大選,讓民粹當他的後盾。

強生是喜劇演員,政治是戲場,他知道好演員需要取悅觀眾,成功的政治人物必須討好群眾,上電視與當首相,兩者邏輯一致,這兩種角色相輔相成。強生搭上民粹的順風車,他駕馭民眾的同時,也被民眾綁架,脫歐談判就是顯著例子,強生只能當個激進的絕對派,而無法為英國談出最好條件。

當下強生將下台,但執政的保守黨經歷過脫歐運動後,正緊抓著對歐盟、對全球化憤怒的白人,包括了原本是工黨支持者的勞工階級,這是其選票基礎,保守黨政府的外交、經濟策略不會因為強生離開而大改變。強生的離開,是綜藝節目失去了個好演員,但節目的架構不變,繼續演出。

施威全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