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菱傳媒4萬筆樣本: 政治版圖的關鍵是對政黨的厭惡,而非支持度
  • Line

A A A
2022-07-04 11:45

施威全/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

菱傳媒從2月22日至6月25日連續19周針對台灣各地20歲以上之網路人口進行民調,瞭解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以及選民政治傾向,累積了4萬多份有效樣本,這套豐富的數據不只有各年齡層選民的政黨傾向,也記錄了受調者使用語言(閩南、客家、國語)與政黨認同的關係,並可以從地區別等變數看到政黨支持度的變化。

4萬多筆的資料呈顯一個趨勢,台灣選民對政黨的厭惡關鍵性地影響政治版圖,也就是台灣大學教授張佑宗曾提及的台灣社會情感對立嚴重,「負面黨性」(negative partisanship)比例高。

「負面黨性」簡約地講,就是對政黨的討厭程度,張宗佑也稱之為「負面評價」,他解讀2021年9月的「台大動態民意研究計畫」的民調結果時,認為國人對目前三大政黨有「負面黨性」的整體比例高達54.7%,亦即有超過一半的選民,要不對國民黨不爽,要不就對民進黨或民眾黨不爽,或者對這些政黨都不爽。

菱傳媒連續19周的民調結果也有相同趨勢,以六都為例,對國民黨極為不滿意(滿意的總分10分,只給國民黨1或2分)的選民比例如下:
新北:49.68%
台北:64.76%
台中:52.39%
高雄:67.02%
台南:63.45%
桃園:51.77%

對民進黨極為不滿意的選民比例如下:
新北:42.16%
臺北:30.30%
台中:39.25%
高雄:34.29%
台南:27.13%
桃園:38.12%

對國民黨非常不滿意的選民超過總體選民的一半,而且對國民黨的不滿意高於民進黨甚多。不過這數字還不不完全等同「負面黨性」,因為不滿意也可能是愛之深責之切,恨鐵不成鋼,到了選舉時還是有可能含淚投票支持,或是含恨不投,例如不投給國民黨但也不會改投給民進黨。菱傳媒民調有另項數字可以看出,對某政黨不滿不代表絕對不會投給該政黨。

被問到絕對不會投給哪一黨時,絕對不會投給國民黨的選民比例為:
新北:36.93%
台北:31.54%
台中:42.76%
高雄:53.08%
台南:51.21%
桃園:41.24%

絕對不會投給民進黨的選民比例則為:
新北:41.00%
台北:38.82%
台中:35.47%
高雄:30.84%
台南:29.74%
桃園:34.81%

不管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絕不會投」的比例普遍比「不滿意」的比例低一些,「絕不會投」的數字比「不滿意」更接近「負面黨性」的概念。整體而言民眾絕對不會投給國民黨的比例高於民進黨,而且在高雄與台南特別明顯。這數字較貼近2021年「台大動態民意研究計畫」的民調,台灣民眾的「負面黨性」很高,或者說對政黨的恨意很強。但對國民黨強烈的恨意,是否代表在台南、高雄這類地區民進黨推出個西瓜也會贏?未必,新北市的數字是很好的參考, 36.93%的選民不會投給國民黨,但菱傳媒民調裡侯友宜的滿意度有68.28,政黨喜好偏向民進黨者仍有53.73%滿意侯友宜的施政,表示侯友宜面對不投給國民黨的族群,仍有潛力爭取支持。

當然有「潛力」不代表一定可以爭取成功,從得票比率而言,2018年新北選民人數為326萬4128,其中約37%不投票,約36%投給侯友宜,約27%投給蘇貞昌,菱傳媒民調裡絕對不投給國民黨的選民,很大部份就在不投票的37%與投給蘇貞昌的27%。

六都整體算起來,不會投給國民黨的選民超過4成,不會投給民進黨的超過3成,高比率的對政黨的不滿情緒,正是「負面黨性」的跡象,根據張佑宗對台灣政情的民調研究,以及外國學者關注美國、加拿大「負面黨性」的研究,負面黨性有幾項特色:

一、選民對政黨的不爽,比選民對政黨的支持度還重要。也就是所謂政黨基本盤的重要性比不上對政黨的不滿。

二、對A政黨的不爽,激化了對B政黨的支持。例如保守派同溫層選民相濡以沫、同仇敵慨,強化了他們對自由派的討厭,這才是他們投給共和黨的主要趨動力。

三、討厭的情緒有愈來愈強的趨勢。

這些也是美國埃默里大學學者Abramowitz與Webster的研究所強調的,討厭政黨反而促成了狂熱黨性,他們認為這是40年來美國政治的顯著特色,民眾因為反對某政黨而集結,不是因為支持另一政黨而動員。

「負面黨性」在不同國家有不同面貌,有研究認為在多黨林立的歐洲國家,對選票的影響約為2%到6%,但這數字不能輕忽,6%的選票移動在低投票率的歐洲會左右大選結果。

援引「負面黨性」的概念來解讀菱傳媒的4萬筆民調,可以看到幾個課題:

一、國民黨比起民進黨更令人討厭,面對選舉,國民黨比民進黨辛苦。

二、當國民黨比民進黨更令人討厭時,國民黨的課題是讓自己受人喜歡?或是想辦法讓更多人討厭民進黨?國民黨應該罵民進黨時更激烈點?這涉及到選民裡的兩個區塊,一個區塊是對政治犬儒、嘲諷、憤世者,他們不爽國民黨也不爽民進黨,或許不滿的程度有差,例如對國民黨不爽9分,對民進黨7分,但基調是他們對誰都不滿。這個意見強烈的區塊裡,有人就是不投票;有人罵國民黨不成材的同時,死也不會投給民進黨;有人憤怒蔡英文不夠台獨,但死也不投給國民黨。另一個區塊是可以支持民進黨也可以支持國民黨的所謂淺綠、淺藍選民。根據「負面黨性」的立論,嘲諷、犬儒的這區塊難撼動,不需要為了迎合他們的深藍或深綠立場,反而疏離了可綠可藍的區塊。

三、舊時口號「選人不選黨」,今日仍值得參考。
民進黨剛成立時,形象極端,但翁金珠、廖永來等人可以在縣長選舉成功突破國民黨的長年既有優勢,在新興都會區、年輕家庭聚集社區有斬獲,與其當時的形象有關,兩人都與傳統地方政治人物不一樣。當下台灣有特定區塊選民的政黨認同情緒激化,如何稍稍擺脫負面黨性的糾葛,選人不選黨的概念可以重新拿來使用。候選人要爭取更多甚是跨黨的好感,前提是不能有太多選民對這人不爽,也就是負面情緒的選民區塊要盡量小。

四、兩黨黨中央收回提名權力有利減低「負面黨性」影響。
在講究「公平初選」、「初選民調決定提名」的年代,黨中央當不沾鍋,雙手一攤不介入地方的提名爭議,一切由民調決定,看似公平,未必對政黨有利。國民黨曾在中部地區提名吸毒販毒持毒的候選人,民進黨也曾提名民調高、在地派系勢力強但形象有爭議的候選人,這類人選,持負面觀感的民眾多,儘管因為在地知名度高而贏得初選,但大選落敗。現在兩黨黨中央都不講公平初選這套規則,收回提名權力,就比較能直接擋住形象有問題的參選人。

上述4點,對於久歷政治風塵者,憑其江湖閱歷,或許是不證自明的簡單常識;或許也有人看法完全相異。選舉活動最大的困難是每人都有一套看法,但難以檢證誰對,即便選舉結果出來了,都很難確認是哪位幕僚或哪家政治公關的策略奏效。菱傳媒民調4萬多筆樣本記載了許多變項,政治場中人拿這些資料對比其他單位、公司的民調,或許是系統化解讀民眾好惡與政治版圖的有效取徑。

施威全小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