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政黨提名應兼顧電話與網路民調主被動性 黨員投票就免了吧
  • Line

A A A
2022-04-08 00:00

李珉愷/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助理教授

國民黨茶壺裡的風暴,在羅智強宣布參選桃園市長的瞬間炸鍋,一般將焦點集中在朱立倫主席與羅智強的神秘電話內容,有的人從魚死網破進入各種想像,有的人則從初選代表民主機制來借題發揮。但其實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在於「民調」!

黃健庭秘書長的記者會指出台北市議員羅智強的「民調」太弱,不僅贏不了綠營,還輸給了桃園在地的立委魯明哲跟萬美玲,因為太弱所以挺不下去。但問題是,羅智強的民調雖弱,可是他的網路聲量很強呀!從網路媒體對於政治人物的監測趨勢來看,羅智強的網路聲量僅次於陳時中部長,甚至超越蔡英文總統、朱立倫主席,羅智強的網路能見度這麼高,為何他不能參選,甚至連初選都不辦。但這類的主張,恐怕沒計算到即使是辦初選,以過去的政黨初選機制來看,不論是「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或「全民調」,都不利於羅智強的出線,畢竟民調太弱。

回到民調的本身來看,也就是電話民調(CATI)的作法,基本上是針對市內電話採取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訪員民調。但隨著行動網路、智慧型手機的發展,電話民調越來越不符合民眾的使用行為,主要是「抽樣母體(市話)的代表性問題」以及「民眾不表態」。

在市話代表性部分,由於民眾生活型態的改變,行動電話的使用遠超過市話,一般認為市話的功能僅限於公司行號、偏鄉地區、家中5、60歲的長輩老人,甚至是外傭才在接市話。所以電話民調結果的代表性,恐怕會有所偏誤,即使是透過戶中抽樣,抽樣至各年齡層,但免不了要透過「加權」來拉高3、40歲以下的意見。在1068個樣本數中,有些年齡層問不到10個人,甚至只有1-2人,反而透過加權放大了少數人的意見。那麼我們來做行動電話民調不就可以解決問題嗎?但是正因為是「行動」電話,雖然可以有效解決年齡層的問題,同時卻迎來了「地區」代表性的新課題。一個經常出現在桃園地區的行動電話號碼,能代表使用者的戶籍地就在當地嗎?也有可能是飄向北方的工作者、也有可能只是來觀光的旅客。

「地區」代表性的問題,同樣也出現在「網路聲量」,可以理解羅智強對於自己超高的網路聲量很有自信,但是網路聲量僅代表了網友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文章則數的計算分析,因此也許討論台北市議員羅智強的網友們都是在台北市,所以羅智強應該要回歸參選台北市長才對呀。

至於民眾不表態的部分,電話民調透過訪員與受訪者逐條詢問,有時會因為受訪者個人的態度、不理解語意,甚至於怕被貼標籤而不願意在電話民調中表態。因此,有的做法會採取了部分電話民調,加上網路分析(社群、輿情)進行互補。另外一種做法就是「網路調查法」,透過網路發放問卷(簡訊連結、email、社群、討論版等等),由受訪者自己透過各種上網工具填寫,藉由受訪者主動表態,更能得到真實的答案。當然,網路調查強調的主動性,也使得該類調查屬於自願性樣本,因此後續的驗證與資料清理就相形重要。而網路調查常被詬病的「母體」問題,這就需要透過大量的樣本數來降低統計隨機的重要性,藉以提高準確度。最後網路量化調查也需透過「加權」調整取樣分層的權重,讓結果盡可能符合真實的人口比例。

因此,各政黨如要辦理初選,建議可以同時採取電話調查的被動調查,結合網路調查的主動表態,在分層、地區的原則下,或許可以做為初選民調的解方。多元的初選民調方法,盡可能同時蒐集到中高齡及年輕人兩種相異的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的意見,拼湊出完整的民調圖像。這樣羅智強也不至於會在電話民調之後,落得民調最弱的窘境!至於黨員投票納入初選,除非羅智強手中掌握國民黨黨員,否則在這次中常委賄選疑雲之下,還是避之唯恐不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