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防中心出版萬年曆指引身障者避難 監委王幼玲:讓障礙者實地參與檢驗
  • Line

A A A
2022-04-01 00:00

(記者許玲瑄/台北報導)上週(23日)凌晨,花東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全台有感,許多民眾都度過一個驚魂夜。而行動不便的長者與身心障礙者遇到地震時,該如何反應呢?

監察院曾公布調查報告,直指「災害防救體系對於行動不便長者和身心障礙者的災難預防規劃不足」,監委王幼玲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應跨部會合作,檢視災害防救計畫及配套。

時隔三年,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簡稱防救科技中心)陸續針對肢體和聽覺障礙者推出防災指引萬年曆,有障礙者團體表示肯定,也有障礙者認為內容不夠實用。

監委王幼玲指出,除了宣導,國家級的防災演練,應讓障礙者實地參與檢驗。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許朝富不約而同強調演習的重要,「否則有點像在過水」。

民團肯定防災萬年曆 障礙者建議「不如發一本障礙者的災害協助指引給里長」 

防救科技中心分別在2020、2021年發行專為肢體與聽覺障礙者設計防災指引,其中特別強調輔具的災害整備,與臨震時依不同的身體狀況的避災方法,包含照顧者如何從旁協助。

對於這本萬年曆,中華民國聲暉聯合聯合會秘書長江以文表示肯定,「剛收到覺得驚豔」,有別於過去的政府文宣品,不少障礙者頻問,哪裡索取?

肢體障礙(左)與聽覺障礙(右)防災萬年曆內頁節錄。取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但也有障礙者認為「內容不夠實用」,肢障朋友指出,「輪椅的避難方式不夠明確」,他們還具體提問,輪椅者在室內、室外避難時應選擇哪些地點?又如何選擇大樓內的逃生路線?

聽障者則反應,在鄰里建立障礙者的防災支援網絡比較重要,「不如發一本障礙者的災害協助指引給里長,協助各種障別的里民」。

防救科技中心李香潔組長表示,除了提供基礎知識的防災萬年曆外,目前仍持續研發不同障別的防災演習情境卡與防災手冊;而社區鄰里長的協助指引,未來會納入防災社區的規劃。

監委王幼玲指出,當年調查報告提出之後,「如何讓社區的障礙者有近用可及的資訊、與傳遞各種防災信息,這個部分有看到公部門有些作為」;但防災演習只被機構或特殊學校重視,她強調,「國家級的各種防災演習,要和障礙者一起來檢視在救災物資、動線、設備上是否符合不同障礙者的需要」。

王幼玲指出,防災演習只被機構或特殊學校重視。圖為110年高雄殊教育學校行動不便特殊生疏散演練。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沒有身心障礙者參與的防災演練  「有點像在過水」

許朝富說,作為一名肢障者,回想成長過程,「真的沒有印象被教導過障礙者該如何避災」;他曾經在開會途中,遇到火災警報,當時靠著身邊的伙伴直接抬起輪椅,把他從五、六樓搬到一樓室外避難,「但若是電動輪椅就會很重,遇到緊急狀況,要怎麼處理就是很重要的問題」。

「行無礙」協會曾整理過國外的無障礙逃生規劃,許朝富強調,從避災動線規劃到防災演習,各單位都應該更積極的邀請障礙者參與。

在協會不斷的呼籲下,近期因為議員要求,他受邀到新建的公共場館參與防災演習,但原本館方只是邀他們到現場參訪,之後給建議就好,「我們覺得身心障礙者應該實際參與才對,否則有點像在過水」。

許朝富指出,當天的演練過於簡單,只將障礙者撤離到緊急避難層,「撤離後該怎麼處理?如何落到平面、後續的無障礙交通接送等,都沒有下一步」。

除了演練和移位器材、無障礙交通工具的規劃外,許朝富提醒,障礙者自己學會避災之外,救災單位也有很多任務,包括口語和非口語的災難警示、無障礙設施的指引等;撤離身心障礙者的同時,也要同步將他們的支持系統(輔具、服務犬等)進行撤離,場館人員的無障礙訓練不能不做。

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許朝富。許朝富提供

(本篇封面素材來源:New mobility,畫家:Mark We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