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染疫病殁人數超越武漢! 港府抗疫進退失據挨轟
  • Line

A A A
2022-03-15 16:15

根據香港官方數據,截至14日累計至少73.3萬人確診,其中4279人病殁。但香港大學學院團隊15日公布最新推算,香港已經有358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即每兩個人就有1人已中鏢染疫。翻攝香港政府新聞網臉書/govnews.hk

(菱傳媒/綜合外電報導)香港境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截至3月14日,累計4279人染疫死亡,超越疫情最初爆發地、中國武漢市的官方數據3800多人病殁。數據顯示,香港成為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率最高的已發展地區。這波疫情暴露港府抗疫政策的漏洞,近日更受到北京高層官員公開質疑。

近日香港單日確診人數維持在3萬左右。香港大學學院團隊15日公布最新推算,截至14日香港已經有358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即每兩個人就有1人已中鏢染疫,推算第五波疫情在3月4日已達到頂峰。該團隊推算香港單日確診到5月中旬會下跌至100例以下,屆時第五波疫情的累計感染人數估計會達到448萬,5102人死亡。但稍早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以數學模型分析疫情發展,估計香港7月初才會降至單日新增約100例,累計會有450萬至500萬人感染,高至9000名患者死亡。

香港醫療保健系統位居世界前列。根據美國智庫「世界人口評論」(World Population Review)2月發表的醫療保健系統排名調查,香港在89個接受評估的國家中排名第36, 其中醫療基建設備分數高達98.1分,全球排行第三。可是第五波疫情改變外界對香港醫療的良好印象。英國疫情資訊網站「Our World in Data」以7天平均數計算,截至3月6日,香港每百萬人有25.5人死於新冠肺炎,比率是美國的5倍多,意味香港已成為全球新冠死亡率最高的已發展地區。

由於香港新冠確診人數居高不下,死亡人數急升,更出現令人觸目驚心的景象。網媒香港01近日到收治大批新冠肺炎患者的九龍伊利沙伯醫院視察,發現醫院殮房內3個冷藏庫已爆滿,多具遺體就擺放在冷藏庫外。記者也目擊到醫護人員把部分遺體移送到院內臨時帳篷,有醫護人員透露,連手術室也用來安放死者遺體。

數據顯示,香港新冠肺炎死者90%以上均沒有接種疫苗,其中絕大多數是60歲以上。

根據美國之音(VOA)網站報導,醫學界人士分析,此現象是香港老齡人口疫苗接種率偏低所造成。政府數字顯示,第五波疫情肆虐之前,香港80歲以上長者只有不到20%接種兩劑新冠疫苗,施打俗稱加強針的第3劑者幾乎沒有。相較於鄰近香港的新加坡,直到2月中旬,70歲以上者疫苗接種率超過90%,目前每百萬人新冠死亡率是香港的1/13。

香港第五波疫情至今,約6成死者來自安老院,接近9成安老院出現群聚感染。港府目前把提高老人的疫苗接種率視為當務之急。

醫管局分別向美國藥廠輝瑞及默克(Merck)採購抗新冠口服藥物,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15日表示,會優先提供給70歲以上長者、有長期病患,及未完成接種疫苗的人士。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3月初曾親赴安老院視察,他向媒體表示,有三種原因讓老人的疫苗接種率偏低,一是安老院高層覺得接種疫苗後會有副作用,因此不鼓勵住院老人接種;二是老人家屬聽到有接種者死亡的個案,不想讓老人「冒險」;三是老人本身也擔心有副作用。

醫界:港人對現存疫苗存有疑慮

疫情爆發以來,港人接種主要是從已殺滅病原體製成的滅活疫苗「科興」,以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復必泰」(德國BioNTech和美國輝瑞合作研發的疫苗,在大中華地區的中文品名)。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馬仲儀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則質疑港府為何不引進更為港人接受的疫苗。

有研究顯示,「科興」的效果會在注射幾個月內明顯下降,不少港人也擔心「復必泰」有嚴重副作用,甚至會影響基因。馬仲儀認為,以「重組蛋白技術」生產的疫苗,包括美國生產的諾瓦瓦克斯(Novavax)以及台灣的「高端」應該可以解除部分人的疑慮,港府卻又沒有引進。這使人懷疑,港府是否擔心,一旦引進新疫苗,中國的「科興」會無人問津。

九龍灣香港兒童醫院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為5歲至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翻攝香港政府新聞網臉書/govnews.hk

患者抱怨打數百次電話才能成功求診

第五波疫情爆發後,由於醫療資源緊張,不少輕症感染者要在家等候。雖然港府先後開設14家指定診所,為患者提供會診服務,但這類診所配額有限,要成功預約十分困難。輕症感染者古女士說:「我有朋友想去指定診所看病,但打了800多個電話才能打通預約看病,根本不會想花時間打這些電話。」對於獨居的古女士來說,最傷腦筋是如何購買必需品。雖然明知出門有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別人,但由於實在無人可幫上忙,她只好上街買菜買藥。

化名鄭小姐的香港學者長期觀察研究香港疫情發展,她認為,港府資源錯配是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的主因,「過去兩年,港府把資源放在如何把機場等關口守住,以及實施強制檢測,但是最基本的疫苗,還有方艙醫院卻沒有未雨綢繆。現在很多患者對於隔離設施都怨聲載道。醫護人員嚴重短缺,當局是否早該向非傳染病醫護人員提供訓練,讓他們能接班呢?」

全民檢測辦不辦特首說不準

全民強制檢測也是一大爭論。今年2月一度傳出政府最快在3月中旬推行全民強制檢測,曾引發市民瘋狂搶購物資。近日不少傳染病學專家認為,當地沒有足夠隔離設施把確診者隔離,建議在疫情高鋒過後才進行全民檢測。

到香港考察疫情的中國衛健委專家組組長梁萬年3月9日則向媒體表示,全民檢測在疫情後期才進行會更合適。梁萬年說:「比如說武漢,武漢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以後,也在全市開展核酸檢測,那是在後期。後期的檢測主要是依據檢測出來的感染者,包括密切接觸者,(關鍵是)如何隔離,要有保護他們的設施,要有相關醫護人員或服務人員提供有效管理和服務。」

香港媒體工作者曾志豪抨擊特首林鄭月娥曾多次反對做全民強檢,但2月中,習近平作出重要批示並派出防疫工作組到香港,林鄭馬上改口風說,「原則上不反對全民檢測」。但是,隨著梁萬年對外表示,「目前對要不要全民檢測沒有概念」,港府和政界又急轉彎。親北京政黨馬上改口說,實際安排會尊重專家意見,林鄭則表示「沒有時間表」。曾志豪說,大家看到的是,林鄭和香港人在抗疫路上只能緊跟中央指示。香港抗疫的「頂層設計」已不在港人手上。

深圳市政府3月13日宣布進行三輪全民檢測,一連7天對社區實施「全面封閉式管理」。林鄭最新說法是,香港與中國大陸城市「不能直接相比,要考慮不同地方的體制、動員能力及資源」。香港每次出現大型檢測都會有排隊問題,引起市民關注會否有交叉感染風險,如果要學習深圳,在未來數天進行全民強檢,恐怕香港尚未達到相關能力水準。

對此,香港網友高度關注港府是否學習或跟隨深圳相關「快、狠、準」做法,「深圳接近千三萬人口,說做就做」,「香港是否會乘機借鏡」。但也有網友指,「之前香港有大批市民排隊做檢測都搞不定,胡亂跟隨未必有同樣效果,先看看再說」。

相關新聞:港府用語學北京官腔 學者:香港還有多少政治自主性?